美国全部解除对华乙烷出口限制 成本优势利好卫星/万华等

来源:慧正资讯 2025-07-04 14:22

慧正资讯,7月2日,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(BIS)发出的一纸正式通知,终结了自5月底以来持续困扰中美能源贸易市场的乙烷出口风波。此前一度被卷入地缘政策博弈前沿的乙烷贸易,如今重回正轨。这不仅标志着乙烷出口业务回归常规,更意味着卫星化学、万华化学等中国乙烷裂解产业链核心企业彻底扫清了供应链风险。

7月2日,BIS出具给EPD(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)的信函中,BIS称,自该日期起,规定了有关出口、再出口或转让的许可证要求(国内)如果交易一方位于中国,或者是中国的“军事最终用户”,无论位于何处,均已撤销。这表明BIS正式通知EPD和Energy Transfer(ET),撤销了6月初提出的全部乙烷出口许可要求,即刻生效。两大公司的公告文本明确:“BIS已撤销了乙烷出口至中国的所有许可要求(rescind the license requirement),并且即刻生效(effective immediately)。”这是企业向SEC强制披露的官方文件,真实可信,消除了市场此前的疑虑,明确宣告了乙烷出口限制彻底落地终结。

乙烷出口限制的全面解除,对中国的乙烷裂解企业形成实质性利好。中国进口乙烷裂解制备乙烯,一方面美国进口乙烷成本远远低于石脑油,另一方面乙烷制乙烯收率也要高于石脑油裂解路线——因原料组成单一,反应物中其他副产品也少,乙烷制乙烯的综合收率约78%—80%,而石脑油原料的收率只有31%—33%。除此之外,同等生产规模,乙烷裂解路线所需投资成本也只有石脑油裂解路线的60%—70%。

寰俊鎴🍹浘_20250704141153.png

卫星化学与ET合资运营的Orbit平台,位于美国德州Neches水道,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乙烷进口的主要渠道之一,年出口能力达到18万桶/天,其中与卫星化学签署了高达15万桶/天的长期协议。此前政策不确定性下,卫星化学曾一度面临库存与运营压力。此次BIS彻底撤销限制后,卫星化学连云港乙烷裂解装置的原料供应压力完全缓解,重新进入稳定运营状态。

寰俊鎴🍹浘_20250704141431.png

而万华化学在乙烷供应链上的优势也迅速恢复。尽管万华化学装置灵活性较高,可选择丙烷或石脑油裂解路线替代,但乙烷路线始终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。政策放行后,万华化学重新获取稳定的乙烷供应,C2产业链的生产稳定性与盈利空间显著提升,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。

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一直是美国乙烷的重要出口对象,根据买化塑研究院的统计,2024年中国乙烷进口量553万吨,几乎全部来自美国,约占美国乙烷出口量的46%。当前中国国内生产用乙烷除少量自产外,主要依赖美国进口。全球乙烷资源分布的失衡以及贸易摩擦,对乙烷使用工厂发起了考验。

2.png

目前全球乙烷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东,而有商品贸易的乙烷资源以美国为主。北美和中东是全球乙烷资源最丰富的两大区域,合计占全球供应量的大约85%。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乙烷生产国,占全球乙烷产量的50%,同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乙烷跨区出口国。美国乙烷出口规模在2024年达到约1000万吨,资源主要流向中国、欧洲、印度及加拿大市场。

中东地区的乙烷资源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、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天然气田,其中大部分用于当地乙烯生产,该地区没有出口设施。

加拿大也是北美地区的一个重要乙烷生产国,阿尔伯塔省的石化工业是加拿大乙烷需求的主要来源。

虽然北美和中东占据了全球乙烷供应的大部分,但其他地区如欧洲、亚洲和拉丁美洲也有一些乙烷生产,但相对较少。

从2024年至2026年,中国企业在乙烷产业的布局持续深化。根据买化塑研究院的统计,中国企业计划新增至少770万吨/年的产能,用于乙烷及其他天然气液体的加工。其中,以进口乙烷为原料的项目有4个,涉及产能535万吨/年,涉及企业以卫星化学为主;以国产乙烷为原料的项目有2个,涉及产能140万吨/年。

这一举措旨在充分利用廉价原料,降低成本,提升经济效益。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指出,在中国,使用乙烷作为原料的裂解装置,每生产1吨乙烯可实现300至500美元的利润,利润率明显高于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工厂。三江化工在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中也证实,其混合原料裂解装置投产后,成本降低了五分之一,扭转了环氧乙烷/乙二醇生产长期亏损的局面,实现盈利。

如何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和稳定性,减少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,是企业重点关注内容。中国正在进行布局调整,加强对美国乙烷作为单一原料资源的风险管理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曾经要求3月20日之前,在全国范围内统计乙烷制乙烯的项目数量,便于统一管理,提前对供应源风险进行预判。石化行业专家表示,按照目前的乙烷原料价格,虽然建设乙烯装置要比以石脑油原料路线盈利空间大,但乙烷原料路线装置灵活性较差,因此建议在装置建设初期,考虑装置的原料多元化,以便在乙烷资源供应不足或不能经济供应时,随时切换原料路线。

相关文章

推荐产品更多>>

最新求购更多>>

投稿报料及媒体合作

E-mail: luning@ibuychem.com